岳阳奏响和谐生态乐章:天鹅舞洞庭 麋鹿逛新“家”

佩戴有北斗定位仪的麋鹿在奔跑
红网岳阳分站2017年2月24日讯(岳阳日报记者 唐忠明 刘志恒 通讯员 张鸿 姚毅)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为第四个纪念日。
天蓝水碧 人鸟和谐相处
初春的清晨,闪烁着金色光芒的东洞庭湿地上,上千只天鹅成群结队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嬉戏、温存、追逐,时而引吭高歌,时而翩翩起舞, 形成“天鹅舞洞庭”之景象。令人饱览东洞庭湖湿地的自然生态之美。
东洞庭湖是天鹅等水鸟的天堂。2月,乍暖还寒,历经了一冬的休整,在此越冬水鸟正在舒筋活骨,上演着精彩的“告别演出”。
水鸟的多寡,是洞庭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在前不久开展的环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中,调查人员共监测到越冬水鸟6目12科54种共183953只,创下了2006年启动环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历年之最。其中东洞庭湖监测到越冬水鸟150608只,占全湖的81.87%,较上年度增长幅度达25%;小天鹅数量由以前的1200多只增加到了3000多只。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启鸿说:“近年来,岳阳市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关闭沿湖造纸企业、规范湖区挖砂等措施,使得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鸟类的栖息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向好”。
除了候鸟,东洞庭湖还有中国自然野化程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麋鹿种群。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中,放养于湖北石首天鹅洲的36只麋鹿泅过长江,其中小部分来到了东洞庭湿地,开始繁衍生息。去年3月,为促使鹿群基因交流,湖南省林业厅专门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16头雌雄搭配的麋鹿,放养于东洞庭湖。如今,洞庭湖麋鹿种群日益壮大,数量已增加至100—130头之间。
为了让麋鹿、鸟类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岳阳市非常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洞庭湖论坛、摄影大赛、书画展、生态电影、生态产品博览会、送戏下乡、市鸟评选、自行车与自驾游、徒步观鸟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近百万中外野生动物保护人士、专家学者走近了洞庭湖,了解了洞庭湖,用实际行动保护湿地生态,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去年,9头麋鹿闯进农场种粮大户邹清明、李新发的承包稻田,大大方方睡在田里,吃在田里。邹清明、李新发知道麋鹿是保护动物,既不驱赶,也不给水稻打药,生怕伤害麋鹿,要知道,他们的稻田是用每年810元一亩的租金租赁来的。
湖区老人张厚义,义务护鸟30年,受到国内外鸟类研究、鸟类保护界的高度评价。2014年7月,老人患病去世。如今,他的儿子张新桥为完成父亲护鸟的心愿,又奔波在护鸟的路上。像邹清明、张厚义一样,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都自觉地为生态让路。
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巡护
为了有效保护洞庭湖区野生动植物,近年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都开展了“大巡护、大监测、大走访、大整治”等专项行动。行动中,他们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快速捕获到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珍稀鸟类影像。
随着环境的逐年改善,东洞庭湖已成候鸟越冬乐园,数量逐年增加。大巡护、大监测、大走访、大整治活动的开展对越冬水鸟、麋鹿、江豚等物种监测、记录,加强东洞庭湖越冬候鸟及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应对洞庭湖水文变化对鸟类、麋鹿等野生动物的影响, 让东洞庭湖成为野生动物最喜欢的“家”,确保越冬候鸟、麋鹿安全栖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示范建设推动湿地保护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1994年升格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之初,许多村民对于生态保护不理解、不支持。加之,东洞庭湖在管理方面涉及水利、渔业、农业、海事、国土、林业、旅游等26个部门,被称之“九龙治水”,然而,部门之间在管理和执法上“群龙无首”,各自为政,形成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无序现象。曾有专家感言,“鉴于洞庭湖在历史、地理、人文、管理、权属等方面的因素,在中国解决好了洞庭湖湿地保护问题,其他地方的湿地保护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足以说明东洞庭湖湿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示范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湿地生态保护为核心,通过五大示范建设,有力推动了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各项工作稳步提升。目前,保护区内自然野化麋鹿群从不足10头增加到了100余头;鸟类从200多种增加到了342种;淡水鱼类117种,淡水鲸类2种;野生和归化植物118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13种,二级保护动植物65种,湿地面积恢复近100平方公里。
岳阳成“中国观鸟之都”
从2002年开始,岳阳市在全国创先举办国际性观鸟盛会——“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并已成功举办了8届,每届都有来自美国、芬兰、英国、瑞典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观鸟爱好者汇聚洞庭湖,开展以观鸟为主要内容,并涵盖多种生态保护版块的节庆活动。2007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岳阳“中国观鸟之都”称号。2009年第六届观鸟节,来自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携夫人参与了此次盛会,并联合授予了岳阳市“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观鸟节的成功举办,已将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推上了新的台阶。

洞庭湖区拟建9个湿地公园 新增7个环城滨水景观带

  洞庭湖河湖连通生态水网项目区分布图。“7带”:即岳阳市、常德市、澧县县城、汉寿县城、沅江市、安乡县城、湘阴县城环城滨水景观带。 “24网”:即大通湖区、沅江市城区、沅江市共双茶垸、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民主垸、资阳区长春垸、南县西水东调、岳阳市两湖连通、云溪区永济垸、云溪区陆城垸、临湘市、华容县、君山区君山垸、君山区华洪运河、汨罗江古罗城
“八百里洞庭”,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实现洞庭湖区水资源统一调配,改善湖区水质,进行生态修复,江湖水系连通是一条必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洞庭湖河湖连通项目是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大项目之一。
本报记者罗雅琪长沙报道
省水利厅全面推行“河长制”新闻媒体通气会日前召开,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湖南将全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如何连通
24个连通工程分为3类
2月20日,记者从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省洞工局)获悉,已整合成册的《湖南省洞庭湖区河湖连通生态水利规划报告(送审稿)》(以下简称《报告》)提出,规划在洞庭湖平原地区内(湖南部分)布置24个相对独立的河、湖、库、渠水网连通工程,其中益阳地区7个,常德地区6个,岳阳地区11个。
根据《报告》,生态水利格局的主要建设项目为新建连通渠道、新建改造连通控制闸(坝)、建新改造提水泵站、河湖渠护岸和清淤、水道堤防加固等。
记者梳理洞庭湖区江河连通水利生态工程一览表发现,24个水网连通工程主要分为跨水系跨垸连通、垸内水系连通和城市水系连通三类。值得注意的是,水系连通工程通过修建泵站、连接水渠和闸控工程等方式从长江、及湘资沅澧四水引水构建生态水网。据省洞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专项规划,正在加快推进岳阳市、沅江市、澧县、安乡等重点区域连通项目建设。
配套建设
联系周边景点形成湖滨水系景观
《报告》分析认为,河湖连通规划实施后,在长期调水工程附近可形成薄层积水土壤的过湿地段——湿地。《报告》提出建设岳阳市南湖和芭蕉湖、常德市柳叶湖、益阳市大通湖等9个生态湿地公园,并建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澧县县城等7个环城滨水景观带。
以岳阳市南湖和芭蕉湖湿地公园为例。根据岳阳市主城区两湖连通工程规划,水网构建将南湖和芭蕉湖连成一个凝水绿带,成为城区内水系结构的核心水景带,并将分布在凝水绿带周边的绿地用四个景观点有机联系起来,即王家河的湿地公园、架子山的森林公园、芭蕉湖的滨水文化公园和大桥河西北侧的儿童乐园,分别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形成湖滨水系景观。
《报告》还提出,建设6个平原水库;4条休闲内河。以此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水利工程体系,称为“24网、9园、7带、6库、4河”生态水利格局(具体见左图)。
工程作用
实现旱季长流水,雨季不渍水
省洞工局规划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连通水系旱季长流水,雨季不渍水。
随着局部河网与湖泊的连通,区域水系连通形式将发生明显改变。例如,在丰水期,从三口河系及资水、澧水、湘江等河流引水入湖,增加了湖库的入库水量,引水河流水量明显增加;而在枯水期,湖库增加下泄流量,下游河流水量有所增加。
从水质方面来看,洞庭湖区河湖连通工程实施后,局部湖库与河流水体交换与联系更加频繁,对维护湖库的水环境良性循环有利。水系连通形成的湿地可净化污水和空气,为珍稀和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风景区和旅游景点,以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作为洞庭湖河湖连通项目中城市水系连通的代表,沅江市后江湖、蓼叶湖、下琼湖、上琼湖、石矶湖五湖连通工程就实现了五湖水质的自我净化。
来源: 潇湘晨报 转自:新华网

600余只小天鹅飞临岳阳 东洞庭湖现“天鹅湖”美景

红网岳阳分站2017年2月20日讯(岳阳日报记者 李婷 摄影 彭宏伟)随着冬候鸟来湖南岳阳高峰期的到来,东洞庭湖中聚集了3000多只小天鹅,上演了现实版的“天鹅湖”自然美景。
在东洞庭湖采桑湖管理站附近的湖面上,这里聚集了600多只小天鹅。记者看到,天空中还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小天鹅飞向这里,每当有同伴到来,湖面上的天鹅就会引吭高歌表示欢迎,并不停地点头致意。
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飞行高度可达9000多米,每年3月、4月间,它们成群飞向北方,9月、10月份又会结队南迁。据东洞庭湖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今年的冬季候鸟调查,东洞庭湖小天鹅的数量由以前的1200多只,增加到了3000多只,是12年来数量最多的一年。

“环球志愿者”为采桑湖小天鹅留下生态影像记

(通讯员 王倩 易清)2017年2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英国汇丰银行的“环球志愿者”一行15人,到访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见证了600只小天鹅翩翩飞舞的壮观场面,并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


从2002开始,在英国汇丰银行的资助下,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长江流域开展生态保护的公益项目,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洞庭湖是项目开展的重要区域,先后在湿地恢复与重建、长江江豚保护、保护政策推动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湿地保护理念的引入与推广,做出了长期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的冬天,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东洞庭湖保护区共同发起第一届观鸟赛,并依托世界自然基金会观鸟论坛,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观鸟盛会,见证了洞庭湿地保护的今昔变迁,也走出了中国最具实力的“鸟人”群体。
此次到访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客人,除了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和英国办公室的专家,还有英国汇丰银行的全球员工代表。长期以来,英国汇丰银行一方面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世界各大流域开展专注全球水资源保护的公益行动“汇丰水资源计划”,一方面也支持全球员工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影像记录。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办公室的企业合作高级经理布丽吉特·阿拉孔(Brigitte Alarcon)说:很高兴在汇丰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地方政府、保护区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么多的小天鹅愿意留下来,在采桑湖栖息,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我们觉得非常兴奋,也非常自豪。


据了解,此次到访中国的汇丰银行员工代表,来自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加拿大、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汇丰银行分行,均是优秀的生态摄影师和亲身参与环境保护与推动的“公民科学家”、“环球志愿者”,是汇丰银行在全球网络当中甄选的志愿者当中的佼佼者,他们将把来自中国的环保理念和优秀的影像作品,共享给全球网络分享给74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

洞庭湖越冬水鸟总数创11年来之最

[2017-2-5]环洞庭湖区越冬水鸟调查近日结束,调查结果显示,环洞庭湖越冬水鸟总数量达183953只,创下了同步调查11年来之最。本次共调查到越冬水鸟共6目12科54种,其中,到东洞庭湖越冬的水鸟在全湖越冬水鸟中占绝对优势,较上年度增长幅度达25.03%。本次调查监测到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共5目9种8064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等4种155只。洞庭湖旗舰物种——小白额雁达12222只。(人民日报记者 侯林良)

岳阳县新墙河湿地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红网岳阳县分站1月2日讯(记者 谌良柱)2016年12月30日,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湿地环境保护活动,倡导绿色环保生活,展现新时代志愿者风采。岳阳县林业系统等单位志愿者共40余人参加活动。
上午9时,志愿者们三个一群,两个一组,从新墙河大堤下到堤岸护坡,手提垃圾袋沿路将塑料袋、饮料瓶、废弃包装袋等垃圾一一捡起。经过近1个小时的行动,堤岸周边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观。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保护新墙湿地,构筑生态巴陵”,结合此次主题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建设,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墙河湿地保护工作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新墙河湿地,为构筑生态巴陵作出贡献。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工程计划总投入1213.09万元,已投入943.2万元,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西洞庭湖越冬候鸟新乐园

日前,湖南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半边湖区域聚集了大量珍稀越冬候鸟。据湖南西洞庭湖黑鹳守护站监测人员传来消息:自今年入冬以来,仅西洞庭湖半边湖区域的越冬候鸟小天鹅达1500多只,白鹤10只,黑鹳19只,东方白鹳1只,白琵鹭239只,雁鸭类8000多只,普通鸬鹚近万只。据保护区蒋家嘴分局科研监测人员初步统计,在保护区半边湖、青山垸、龙汪湖、东洼、打靶台等地栖息的各类越冬候鸟达27000只以上。
今年来,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迎接一年一度的越冬候鸟归来,对西洞庭湖的退化湿地进行了大量的恢复工作,采取生态补水工程措施,打造半边湖鸟类栖息地亮点示范工程,拆除“迷魂阵”、加强保护打击和监测巡护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来众多越冬候鸟在此栖息。

洞庭湖非法围网捕鱼曝光后,沅江全面拆网约17万亩

原本应该实行绝对保护的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却被承包户所建的钢丝围网层层割裂封闭,大量天然湿地被占为己有。2016年11月30日,澎湃新闻曝光南洞庭湖现大规模非法钢丝围网,大者上万亩,鱼虾被一网打尽,专家指形成类似“渔霸”利益团体,有省人大代表参与其中。
围网对湿地的破坏很明显。益阳市林业局副局长何剑波说,围网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对候鸟栖息地产生了影响”,但目前市林业局还未作具体调查评估。
12月16日,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政府组织当地环保志愿者与媒体记者来到当地南洞庭湖沿岸,就该地开展的矮围围网养殖专项行动现场通气。沅江市政府当天发布的情况汇报显示,全市现有摸底在册矮围网72处,总面积16.78万亩。记者现场观察到,当天下午一台挖掘机正在将最后的围网拆除。挖掘车司机表示,拆除一个3000多米的围网,需要约4小时。


当天事后,沅江市副市长王志强向在场媒体表示,目前沅江市南洞庭湖区域围网已经全部拆除。今后将进一步强化验收检查,确保拆围工作善始善终。王志强说道:“这个网围,长的围了3、5年了吧,建起来背景是很复杂的,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些业主和股民在这一块投入是挺大的,到目前为止上面关于补偿信息我没收到。”
此外,当地渔场老板陈和清说到:“建网围花了1400多万,现在心疼啊,我掏了那么多钱。现在亏了1000多万。本来今年只能赚到一点钱,今年汛期的洪水,鱼全都跑掉了,给渔民捕捞了。”

洞庭湖现6万平米“死亡鱼牢” 现场触目惊心

  “死亡鱼牢”这个词语听上去邪乎得有些瘆人。但这是真相记者近几天在洞庭湖沿线所目击到的真实场景,近日,益阳沅江的多名环保志愿者向我们反映称,当地的东洞庭和南洞庭湖,出现了数千亩的铁丝围网,这些围网将洞庭湖水域,分割成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圈地,现场是触目惊心。不废话了先上图!

  高五六米、绵延不见尽头,这玩意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美剧里的监狱?还真是。这样的围网,可以围住水中的鱼虾,让建网者在水退时坐收渔利,但同时也会直接导致湖区的生态环境萎缩,致使湿地、芦苇荡、水鸟食物链遭到破坏。

  记者抵达益阳沅江,东洞庭湖与南洞庭湖交界处时看到,眼下属于枯水期,大片的湿地已经露出变成滩涂。记者驱车行经的这条“路”,正是退水后的河滩,然而,原本该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滩涂湿地,现在却布满了成片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足有六米高,环保志愿者告诉我们,这就是小规模的“鱼牢”。

  记者随后向正在捕捞的围网老板了解到,为了扩大围网的水产捕捞量,他们会在原有的野生鱼基础上,再在围网内人为放养一些鱼苗,洞庭湖沿线,俨然已经成为一块块“私人鱼塘”。

  沅江洞庭湖一带湖中“鱼牢”密布,由钢丝、钢架、锁扣和钢板组成的网围,将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自由水面,变成了私人渔场。那么,这些建起围网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这样的做法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随后在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展开走访了解到,这样的围网,大都是湖区芦苇采伐、林业种植的承包户所建,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出现,近两年开始愈加密集。当地居民反映,围网建起后,不仅当地的渔业资源受到了影响,而且水鸟栖息地也变少了。

  对于这种“涨水时收鱼,水退时留鱼”的捕捞方式,沅江南洞庭湖一带的居民和环保志愿者都认为,这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大通湖东湖渔场的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这些钢丝围网是从五六年前逐渐出现的,近两年尤其密集。而几年间,湖区的捕鱼秩序已被破坏,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网围,把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自由水面,变成了私人领地,他们作为具有合法资质的捕鱼人员,却被限定无法入内。

  除了渔业资源外,湖面船舶的正常通行,以及当地滩涂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副镇长指出,设立网围围鱼,拦河、拦湖截捕,或在鱼类洄游通道以及闸门上套网捕鱼,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湖南省渔业条例》,对渔业资源是造成了极大的损坏。

  在洞庭湖水面上非法开挖矮围、立起网围,不仅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也危及到了当地的防汛。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采取强力手段,对南洞庭湖上的矮围网围进行强制拆除。据初步统计,此次拆除范围,涉及72处围网、包含矮围18处,总共所涉面积大约六万多平米,目前,拆除行动已进入攻坚期。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起,我省已启动了河湖网围养殖清理等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11月26日,湖南省政府再次下达要求,面积在5万亩以下的矮围网围,将全部清理拆除,并将拆除目标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