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新墙河湿地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红网岳阳县分站1月2日讯(记者 谌良柱)2016年12月30日,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湿地环境保护活动,倡导绿色环保生活,展现新时代志愿者风采。岳阳县林业系统等单位志愿者共40余人参加活动。
上午9时,志愿者们三个一群,两个一组,从新墙河大堤下到堤岸护坡,手提垃圾袋沿路将塑料袋、饮料瓶、废弃包装袋等垃圾一一捡起。经过近1个小时的行动,堤岸周边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观。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保护新墙湿地,构筑生态巴陵”,结合此次主题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建设,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墙河湿地保护工作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新墙河湿地,为构筑生态巴陵作出贡献。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工程计划总投入1213.09万元,已投入943.2万元,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西洞庭湖越冬候鸟新乐园

日前,湖南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半边湖区域聚集了大量珍稀越冬候鸟。据湖南西洞庭湖黑鹳守护站监测人员传来消息:自今年入冬以来,仅西洞庭湖半边湖区域的越冬候鸟小天鹅达1500多只,白鹤10只,黑鹳19只,东方白鹳1只,白琵鹭239只,雁鸭类8000多只,普通鸬鹚近万只。据保护区蒋家嘴分局科研监测人员初步统计,在保护区半边湖、青山垸、龙汪湖、东洼、打靶台等地栖息的各类越冬候鸟达27000只以上。
今年来,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迎接一年一度的越冬候鸟归来,对西洞庭湖的退化湿地进行了大量的恢复工作,采取生态补水工程措施,打造半边湖鸟类栖息地亮点示范工程,拆除“迷魂阵”、加强保护打击和监测巡护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来众多越冬候鸟在此栖息。

洞庭湖非法围网捕鱼曝光后,沅江全面拆网约17万亩

原本应该实行绝对保护的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却被承包户所建的钢丝围网层层割裂封闭,大量天然湿地被占为己有。2016年11月30日,澎湃新闻曝光南洞庭湖现大规模非法钢丝围网,大者上万亩,鱼虾被一网打尽,专家指形成类似“渔霸”利益团体,有省人大代表参与其中。
围网对湿地的破坏很明显。益阳市林业局副局长何剑波说,围网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对候鸟栖息地产生了影响”,但目前市林业局还未作具体调查评估。
12月16日,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政府组织当地环保志愿者与媒体记者来到当地南洞庭湖沿岸,就该地开展的矮围围网养殖专项行动现场通气。沅江市政府当天发布的情况汇报显示,全市现有摸底在册矮围网72处,总面积16.78万亩。记者现场观察到,当天下午一台挖掘机正在将最后的围网拆除。挖掘车司机表示,拆除一个3000多米的围网,需要约4小时。


当天事后,沅江市副市长王志强向在场媒体表示,目前沅江市南洞庭湖区域围网已经全部拆除。今后将进一步强化验收检查,确保拆围工作善始善终。王志强说道:“这个网围,长的围了3、5年了吧,建起来背景是很复杂的,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些业主和股民在这一块投入是挺大的,到目前为止上面关于补偿信息我没收到。”
此外,当地渔场老板陈和清说到:“建网围花了1400多万,现在心疼啊,我掏了那么多钱。现在亏了1000多万。本来今年只能赚到一点钱,今年汛期的洪水,鱼全都跑掉了,给渔民捕捞了。”

洞庭湖现6万平米“死亡鱼牢” 现场触目惊心

  “死亡鱼牢”这个词语听上去邪乎得有些瘆人。但这是真相记者近几天在洞庭湖沿线所目击到的真实场景,近日,益阳沅江的多名环保志愿者向我们反映称,当地的东洞庭和南洞庭湖,出现了数千亩的铁丝围网,这些围网将洞庭湖水域,分割成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圈地,现场是触目惊心。不废话了先上图!

  高五六米、绵延不见尽头,这玩意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美剧里的监狱?还真是。这样的围网,可以围住水中的鱼虾,让建网者在水退时坐收渔利,但同时也会直接导致湖区的生态环境萎缩,致使湿地、芦苇荡、水鸟食物链遭到破坏。

  记者抵达益阳沅江,东洞庭湖与南洞庭湖交界处时看到,眼下属于枯水期,大片的湿地已经露出变成滩涂。记者驱车行经的这条“路”,正是退水后的河滩,然而,原本该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滩涂湿地,现在却布满了成片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足有六米高,环保志愿者告诉我们,这就是小规模的“鱼牢”。

  记者随后向正在捕捞的围网老板了解到,为了扩大围网的水产捕捞量,他们会在原有的野生鱼基础上,再在围网内人为放养一些鱼苗,洞庭湖沿线,俨然已经成为一块块“私人鱼塘”。

  沅江洞庭湖一带湖中“鱼牢”密布,由钢丝、钢架、锁扣和钢板组成的网围,将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自由水面,变成了私人渔场。那么,这些建起围网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这样的做法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随后在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展开走访了解到,这样的围网,大都是湖区芦苇采伐、林业种植的承包户所建,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出现,近两年开始愈加密集。当地居民反映,围网建起后,不仅当地的渔业资源受到了影响,而且水鸟栖息地也变少了。

  对于这种“涨水时收鱼,水退时留鱼”的捕捞方式,沅江南洞庭湖一带的居民和环保志愿者都认为,这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大通湖东湖渔场的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这些钢丝围网是从五六年前逐渐出现的,近两年尤其密集。而几年间,湖区的捕鱼秩序已被破坏,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网围,把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自由水面,变成了私人领地,他们作为具有合法资质的捕鱼人员,却被限定无法入内。

  除了渔业资源外,湖面船舶的正常通行,以及当地滩涂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副镇长指出,设立网围围鱼,拦河、拦湖截捕,或在鱼类洄游通道以及闸门上套网捕鱼,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湖南省渔业条例》,对渔业资源是造成了极大的损坏。

  在洞庭湖水面上非法开挖矮围、立起网围,不仅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也危及到了当地的防汛。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采取强力手段,对南洞庭湖上的矮围网围进行强制拆除。据初步统计,此次拆除范围,涉及72处围网、包含矮围18处,总共所涉面积大约六万多平米,目前,拆除行动已进入攻坚期。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起,我省已启动了河湖网围养殖清理等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11月26日,湖南省政府再次下达要求,面积在5万亩以下的矮围网围,将全部清理拆除,并将拆除目标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

洞庭“稀客” 翩翩光临

2016年12月4月,5只青头潜鸭出现在南洞庭湖漉湖。
李剑志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大雪时节,洞庭湖越冬候鸟已经基本聚齐。巨大的鸟群在宽阔的滩涂湿地上腾飞、降落,铺天盖地。
监测显示,今年东洞庭湖越冬候鸟数量比去年多10%左右,更令人惊喜的是,连日来,青头潜鸭、白枕鹤、白头鹤等难得一见的“稀客”频频在洞庭湖现身,让这个“鸟类天堂”越发丰富、精彩。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比大熊猫还稀少”的青头潜鸭
12月8日,东洞庭湖的“逢八”例行监测日(每月8日、18日、28日监测)。阳光大好,视线清晰,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站站长易飞跃心情也不错。
在数了几千只罗纹鸭、绿翅鸭之后,又一大群鸭子进入了他的视线,粗粗看了下,以凤头潜鸭和帆背潜鸭为主。数着数着,易飞跃按捺不住一阵激动——在头部偏红的帆背潜鸭和脑后有一簇羽冠的凤头潜鸭之间,混杂着几只青头鸭子。
“青头潜鸭!12只!”在东洞庭湖巡湖20年,易飞跃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比大熊猫还稀少”的青头潜鸭。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鸿表示,这是近10年来,在保护区发现青头潜鸭数量最多的一次:“往年我们也有监测到青头潜鸭,但只有一两只,第一次发现这么多数量。”
青头潜鸭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泰国等地,由于过度狩猎和生存环境恶化,近10年来,全球青头潜鸭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青头潜鸭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全球仅存500只左右,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极度濒危,属于极危鸟类。
珍稀鸟类频频现身,让人欢喜让人忧
易飞跃的好运气还不止于监测到青头潜鸭。就在12月7日,他还在东洞庭湖小西湖监测到了4只白枕鹤,这也是东洞庭湖多年未现身的珍稀鸟类,易飞跃称:“白枕鹤在安徽升金湖很多,洞庭湖近10年来都没有监测到过白枕鹤。”
此外,据张鸿介绍,12月6日,君山后湖监测到5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
而在南洞庭湖,沅江市的爱鸟人士李剑志12月4日在漉湖拍到了5只青头潜鸭。此外,今年11月的全国水鸟同步调查中,李剑志负责的漉湖区域发现了鹗和红喉歌鸲(音qú),这两种鸟都是南洞庭湖首次被监测到。此后,李剑志又在漉湖观察到小天鹅近800只,这是今年在洞庭湖发现的最大的小天鹅迁徙种群。
珍稀鸟类频频现身,让爱鸟人士大为惊喜,同时也伴有忧虑。张鸿担心,珍稀鸟类一般都是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人们要更加小心对待洞庭湖。此外,拍鸟者聚集会给这些难得的“贵客”造成干扰。
近日的监测表明,东洞庭湖目前面临着退水提前、枯水期延长、捕捞和旅游等人为干扰较大、河道采砂破坏湿地洲滩、水体污染造成沉水植被大量消亡等诸多威胁鸟类生存的因素。
张鸿介绍,12月上旬,东洞庭的冬候鸟已经基本聚齐,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的鸟类数量比去年多10%左右。总体上看,东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有大量的深水域、浅水区、泥滩地和苔草洲滩等不同鸟类所需生境和食物,给鸟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多样性栖息地,这也是东洞庭湖较洞庭湖其他区域鸟类资源更为丰富的重要原因。
【生物小名片】
青头潜鸭是迁徙性鸟类,雄鸟头颈青色,胸部栗色,长着一对小白眼;鸟头颈黑褐色,眼睛褐色或淡黄色。它们是鸭子中的“潜水健将”,能潜入4米深的水下捕食鱼虾和贝类。

中国“绿发会”驻进了洞庭湖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现任理亊长胡德平先生。该会在全国范围内以资金加参与的合作方式支持了民间组织及个人的环境保护项目,对项目施实予以监督和指导。昨天东洞庭湖授牌(旗)仪式在东洞庭湖上煤炭弯水域流动保护站上启动。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合作部执行官员宋雪代表绿发会向 岳阳东洞庭湖生态保护协会会长何大明颁发了《中国江豚保护地*东洞庭湖》主任聘书,同时授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 中国江豚保护地*东洞庭湖》的旗帜和牌匾。

洞庭拆围后如何避免死灰复燃

2016年11月30日,沅江市南大膳镇,南洞庭湖边的网围已被拆除。图/受访者提供
洞庭湖湿地内存在多达42万亩的矮围网围。省政府要求,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拆除洞庭湖内矮围网围,其中,面积在5万亩以下(以县为单位)的今年底前拆除。并将此任务纳入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中。
有人担心,因洞庭湖存在“多头执法”的局面,“两围”拆除后将如何管理,以避免其死灰复燃?省畜牧水产局相关负责人提出,可以考虑采用西洞庭湖的模式,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建立综合执法局,将林、水、土地、环保等诸多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由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                本报记者曹伟常德、长沙报道
模式 集多部门行政处罚权于一身
近日,洞庭湖一环保志愿者说,他担心这次大规模“拆围”之后,还会存在“死灰复燃”的现象。
近日,潇湘晨报记者采访了省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了解洞庭湖“拆围”之后的管理问题。多名相关人士表示,可以考虑采用西洞庭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模式,破解多头执法的困局。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办公室主任武深树表示,为防止矮围网围发生,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要改变多头执法的局面,建立一个“综合执法局”。
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薛萍介绍,目前,在西洞庭湖,西洞庭湖保护管理局已经有了综合执法大队,集多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于一身。
西洞庭湖保护管理局局长梅碧球介绍,2015年7月24日,省政府同意在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2016年8月,《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和《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衔接规定》两个地方性法规,在汉寿县人民政府网正式公示。“这表明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开展相对行政集中处罚权有了具体的执法依据。”梅碧球说。
记者在《暂行办法》看到,西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作为汉寿县政府独立的行政执法机关,在保护区范围内集中行使下列由自然保护区、旅游、林业、农业、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行使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在此之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再行使已经由保护区管理局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一律无效。
成效 西洞庭湖发现新鸟类21种
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局副局长李跃飞称,该局是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前身为林业局下属的保护区管理处,2006年汉寿县湖洲管理局与保护处合并成立保护区管理局。
“那时湖里乱的很,存在挖沙、乱围乱垦、毒鸟等现象。”李跃飞说,几年前,由于只有部分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面对这些乱象,他们很被动。工作人员发现违法情况后,只能带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去处理,或者向分管领导进行报告,展开联合执法。
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区向汉寿县人民政府报告后,汉寿县公安局专门在保护区成立综合派出所。“除了司法执法,还需要行政执法。”梅碧球说,在体会到多头执法的无力之后,他们继续向县领导汇报要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之后又找到常德市、湖南省的法制部门,经过多次反复汇报沟通之后,省政府终于在去年下发同意批复。
李跃飞介绍,今年3月,该局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有12名执法队员,到目前为止,办理了4起行政处罚案件,都涉及到一些破坏湿地的行为。“情节较重触犯法律的,由公安部门介入,其他情节较轻的,我们来处理。”
梅碧球表示,实行这个做法后,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部门把这部分权力交出来,心里却有想法。另外,执法队员自身水平也有限。”因此,他们现在处理案件都非常谨慎。梅碧球说,从严格意义上讲,保护区内的综合派出所和综合执法大队在全国湿地系统都是第一家,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12月7日,在西洞庭湖内一湖州上,西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蔡教慧指着一群白天鹅说,经过近4年治理后,西洞庭湖发现新物种鸟类21种、鱼类4种、植物2种,特别是2016年2月在半边湖一次性检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78只。“几年前还是很少见的。”
分析 东、南洞庭湖跨越地区多阻碍大
西洞庭湖的管理模式在其他地方是否具有可行性?东洞庭湖保护管理局副局长高大力称,西洞庭湖的模式固然好,但西洞庭湖仅在汉寿县范围内。然而,无论是东洞庭湖还是南洞庭湖,都跨越多个县市,受到的阻碍会更多。“牵涉到多个部门的利益。”高大力说,同时,各县市也有交叉的水域,成立专门的执法部门难度很大。
益阳市林业局副局长何剑波认为,南洞庭湖主要在益阳各县市境内,作为省级保护区,本应由省里直接管理,现在却委托地方政府进行管理。“这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保护区保护的是社会公众的利益,但沿湖当地要发展经济,这两方面不对称。”何剑波称,保护区对应的权利、经费也不足,也难以起到真正保护作用。
“西洞庭湖我也去过,他们成本比较大。”何剑波说,洞庭湖按照行政区划划分为四个保护区,各个保护区政策不同,地方重视不同,形成生态保护不平衡。他认为,应该对洞庭湖土地进行确权。同时,从省级层面进行架构,成立统一的管理系统,实现“同湖同治”。
梅碧球说,“洞庭湖其他区域固然环境复杂,但搞这个工作主要是牵涉到地方主政者‘政绩观’和是否重视。保护区的原则是‘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保护是走在利用前面,不要把顺序搞反了。”

比熊猫还少的青头潜鸭现身洞庭湖保护区 共12只

青头潜鸭 国家林业局供图
2016年12月8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逢八”水鸟监测(每月8、18、28号监测)中,发现12只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是近十年来,在保护区发现青头潜鸭数量最多的一次,“往年我们也有监测到青头潜鸭,但只有一两只,第一次发现这么多数量。”
国家林业局网站显示,100多年前,青头潜鸭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泰国等地,但由于受到栖息地丧失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近10年来,全球青头潜鸭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青头潜鸭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全球仅存500只左右,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极度濒危,属于极危鸟类。
张鸿介绍,此次监测到青头潜鸭的采桑湖区域靠近保护区的核心区,属于青头潜鸭越冬地。但为何有如此多数量的青头潜鸭栖息,具体原因还需要通过监测栖息时间和范围才能确定。
青头潜鸭是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雄鸟头颈青色,胸部栗色,长着一对小白眼;雌鸟头颈黑褐色,眼睛褐色或淡黄色。它们是鸭子中的“潜水健将”,能潜入4米深的水下捕食鱼虾和贝类。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有大量候鸟栖息。张鸿担心,拍鸟者聚集会给青头潜鸭产生干扰,他提醒广大拍鸟者要注意保护生态。

洞庭湖区越冬候鸟近八万只 同期增加10%

记者近日从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目前飞抵东洞庭湖区越冬的候鸟已接近八万只,包括小天鹅,白琵鹭等珍稀鸟类,候鸟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每年10月份开始,大批候鸟从北方南飞抵达洞庭湖区,其中一部分候鸟将在洞庭湖区稍作休整后继续南飞,另外一部分候鸟将留在洞庭湖区越冬直到第二年春天。

候鸟翔集洞庭美

  2016年12月1日,岳阳市君山区濠河水域,大批反嘴鹬在此集结觅食。近年来,岳阳市持续加大对洞庭湖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每年冬季都有大批候鸟来此休憩。目前,飞抵东洞庭湖区越冬的候鸟已接近8万只,候鸟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冬季到洞庭湖看鸟,已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湖南日报记者 徐典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