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双台河口湿地是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是中国温暖带最年轻、最广阔、保护最完整的湿地,被称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简称双台河口湿地)位于辽宁省辽东湾北部,距盘锦市区 35km。有 118km 长的海岸线。主要保护类型是野生动物,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东方白鹳、大天鹅、黑嘴鸥等珍稀水禽。辽宁双台河口湿地属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盐沼、滩涂、永久性浅海水域、河口水域、永久性河流、时令河和人工湿地等,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 1、2、3、4、5、6、7、8。双台河口湿地的管理机构——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随着 1985 年盘锦建市而成立的,时为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1987 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 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 年加入“东亚及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航道保护区网络” ,2002 年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2005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双台河口湿地属古北界东北亚界东北区的松辽平原亚区辽河平原,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湿地中分布有各类动物 869 种,是我国鱼、虾、蟹和文蛤的重要产地,是许多鱼类洄游、产卵育幼场所。湿地内分布有 259 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等 8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枕鹤、灰鹤、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白尾鹞、雕鸮等 29种;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规定保护的鸟类 145 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规定保护的鸟类 46 种。双台河口湿地地处我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每年来栖息繁殖的涉禽和雁鸭类水禽都有数十万只。全世界有丹顶鹤 1900 多只,在双台河口湿地停歇的有 800 多只,繁殖的有 50 余只,是丹顶鹤自然繁殖地的最南端。双台河口湿地还是珍禽黑嘴鸥在全球仅有的少数几处重要繁殖地之一,黑嘴鸥全世界有 8000 多只,在此栖息繁殖的有6000多只, 占该种世界总数的3/4。 河口附近海域还生活着斑海豹,是全球斑海豹繁殖的最南限。
双台河口湿地属华北植物区,受区域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种类比较单一,分布有植物种类 217 种,其中浮游植物 91 种,维管束植物 126 种,建群植物不超过 10 种, 多为草本种类。以芦苇和碱蓬为主要建群种,形成了壮观的芦苇荡和独特的红海滩景观,是重要的鸟类栖息生境和旅游资源。同时,芦苇还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台河口湿地位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回暖快,降水少,空气干燥;夏季气候湿热,降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多晴朗天气;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少。年平均气温为 8.4℃,年平均降水量为 623.2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568.6mm。由于受渤海影响,风速和风向变化较小,年平均风速为 4.3m/s,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无霜期 172天,标准冻结层深度1.10m。
双台河口湿地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区域构造位于辽河断陷的构造位置上,下辽河盆地自更新世以来有过 3 次海侵,在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堆积了三套海侵地层,海岸线有过频繁的进退迁移,反映出本区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特点。本区地貌类型为冲积海积相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为 0 ~ 4.0m,地面坡降 0.02%,河道明显,多苇塘泡沼和海域滩涂。湿地的成土物质主要来源于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而成, 土壤以沼泽土、盐土、潮滩土为主,由于受长年积水影响,土壤透气性差,养分分解慢;再加上土壤含盐量高,影响了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代换吸收,造成土壤养分的大量积累,形成了本湿地的土壤类型——潮滩盐土、滨海盐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
双台河口湿地是辽河、浑河、太子河、饶阳河和大陵河5条河流下游的沉积平原,地势低平,形成大面积的淡水沼泽、咸水沼泽、沙滩和潮汐间泥滩。从河口东部到大陵河西部,生长着大片芦苇。沼泽平均水深20~30cm,水的 pH 值为 7.9 ~ 8.2。在沼泽中有很多小鱼塘,在东部岩上有大片的水稻田。这里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 650mm,年平均气温为 8.5℃。
双台河口湿地属于河口湿地,是中国高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区,拥有大面积的翅碱蓬滩涂和浅海海域,为湿地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环境。湿地对防洪蓄水、调节辽宁中部地区气候、防止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有着重要作用。湿地内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从事近海海洋研究、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内陆和海域交错带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研究的最佳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