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河口——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是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有“海上森林”之称,远眺红树林,百里绿毯铺地盖海,群峰巍峨、丛林苍莽,与清澈的河水互相辉映,好一幅美丽的边境自然山水风光画。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北仑河口保护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西南沿海地带,南濒北部湾,西与越南交界,北仑河是中越两国的界河。自西向东跨越北仑河口、万尾岛和珍珠湾(港湾) 。包括东起防城区江山乡白龙半岛,西至东兴市东兴镇罗浮江与北仑河汇集处的滩涂和部分海域,跨越东兴市和防城区的 13 个自然村。保护区海岸线总长 105km,其中有 6km 的中越界河岸线。保护区红树林有林面积为 1274hm2,其中珍珠湾内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达 1068hm2。保护对象为整个红树林生态系统。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 1、2、3、4、8。1985年建立县级红树林保护区,1990 年晋升为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000 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北仑河口保护区内有大型底栖动物 94 属 124 种,包括多毛类 24 属 27 种、软体动物 34 属 48 种、甲壳动物 23 属 35 种、棘皮动物 1 属 1 种、底栖鱼类 5 属 5 种及其他动物 7 属 8 种,该区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居全国首位,是中国古老孑遗海洋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在保护珍贵的海洋遗产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意义重大,其中大型底栖动物鸭嘴海豆芽属于中国一类保护海洋动物;圆尾鲎、中国鲎和黄鲎为二类保护海洋动物;区内有鱼类 34 种;浮游动物有 33 属 46 种;鸟类有 187 种,分别隶属于 16 目 49 科;在该红树林区活动的全球性受威胁鸟类有 7 种,红树林区鸟类中,有 145 种是候鸟,占鸟类总数的77.5%。
北仑河口保护区内天然植被主要为红树林,是中国大陆海岸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和木榄林。主要群落包括白骨壤群系、秋茄群系、海漆群系、木榄群系、桐花树群系、红海榄群系、海草群落和银叶树群系。
北仑河口保护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湿暖,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湿冷,年平均气温为 22.3℃,7 月平均气温 28.6℃;1 月平均气温 14.1℃。极端最低温为 2.8℃;该区平均年降雨量为 2500mm, 平均年降雨日数147.5 天,绝大部分集中在 6 ~ 9 月;该区全年盛行北北东风向和南南西风向,平均风速 5.1m/s。4 ~ 9 月份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破坏能量巨大。
北仑河口保护区河口与港湾环境特征明显,河口呈三角型,海湾为半封闭的圆形,湾口向南;沿岸多丘陵、台地,东面有白龙半岛作为天然屏障,抵挡海上的风浪,区内滩地平缓而开阔,潮沟密布交错。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林地土壤沙化是该区红树林土壤中营养元素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沿海陆地为典型的砖红壤性红土,厚约1 ~1.5m,pH5 ~ 6,有机质丰富。
北仑河口保护区潮汐以全日潮为主,平均潮差 2.25m,最大潮差 4.93m。沿岸有多条小河注入港湾, 河口特征明显。区夏季海水表层水温约为2.9℃, 盐度 0.26%;冬季表层水温约为 13℃,盐度 2.8%。区内水体溶解氧浓度变化较大,在 5.99 ~7.66mg/L之间, 平均为 7.07mg/L。水体pH 值从河口至海湾顶部至湾口呈升高趋势,平均为 7.86。由于海水占绝对优势,径流的淡水输入影响极小。2001 ~ 2004 年北仑河口的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呈下降趋势,石油类略呈上升的趋势。海水中的总氮平均含量为 0.22mg/L,总磷平均含量为 0.0046mg/L, 石油类平均含量为 0.040mg/L,COD 含量小于2.0mg/L。
保护区有多条河流流入,流域总面积约为 1672km2。北仑河口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是海洋生物生殖洄游、候鸟迁徙、海洋动物觅食、繁殖和栖息的重要场所,对维护中越两国相邻海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