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和喧嚣的香港有一片难得的天然净土,郁郁葱葱的红树林,连片的基围,茂密的芦苇丛,闲庭信步的各种水鸟在上面嬉戏……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西北后海湾畔,与广东深圳市交界。东经 113o59″ ~ 114o03″,北纬 22o29″ ~ 22o31″。海拔 0m。总面积 1500hm2。湿地区内主要有鱼 / 虾池塘和潮间带滩涂等湿地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栖息地。属滨海湿地,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 2、3、5、6。香港特区政府 1973年宣布把米埔定为禁猎区,1976 年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 ,并于 1984 年起将这片湿地交由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代为管理。199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是由天然浅水河口三角洲地带、潮间带滩涂、红树林、基围和鱼塘组成,其中包括380hm2极具生态价值的红树林和基围以及470hm2鱼塘。湿地区内有红树植物7种;哺乳类动物17种;鸟类360种;爬行类21种;两栖类7种;鱼类40种;昆虫400种,其中蝴蝶5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90种;高等植物190种。300余种鸟类中有 14 种属全球濒危种,特别是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和小青脚鹬 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在米埔湿地内栖息的数目超过全球总数的 1% 或以上,其中黑脸琵鹭占全球总数的 30%。米埔湿地是越冬水鸟和迁飞候鸟的重要中途站,每年冬季停留在这里的水鸟约为55 000只,全年水鸟数目逾10万只。
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位于元朗平原,底质主要以大理石为基岩。沉积物早于 3 亿年前石炭纪堆积,气候积压为岩石,经侏罗纪强烈的地质压力和气温转变,变质为大理石。湿地的土壤由落马州岩层冲积物和崩积物组成,分布于米埔、新田和上水区域。土壤的排水度低,因此含有较高的盐度,不适宜耕作。冬季排干水的鱼塘经太阳晒干后,塘底的土壤出现由裂缝分隔的大型六角形土壤块,表面集结盐晶。湿地积水区面积112km2,海湾水深不超过 6m,平均深度为 3m,高潮时 6m,沼泽地水最深处2m, 最大潮差2.8m。 退潮时显露出大片滩涂,海水积留时间一般为 15 天。后海湾属珠江河口的一部分, 河口系统的盐度0.25%~0.3%。湿地属亚热带气候,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接近温带气候。夏季热、湿,冬季较干燥、暖和。平均年降水量 1400mm,大多数降雨在 4 ~ 9 月之间。平均最低气温 13.2℃(1 月) ;平均最高气温31.6℃(7 月) 。
从出土的石器和瓷器碎片看,人类早在 6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踏足米埔。然而,有关早年居民生活状况的记录资料有限。大约在 10 世纪,中国大陆的移民在米埔引入农业,开始围垦小面积的湿地种植水稻,部分沼泽因而被围垦作耕地。1940 年,米埔移民引入围垦沿岸红树林成为潮汐虾塘的方法,通称“基围” 。20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米埔移民又引入商品蔬菜水果栽培技术,主要种植蔬菜水果和以深水鱼塘养殖塘鱼。同时,香港政府致力于发展更有效的渔产养殖技术,所以不少剩下的稻田和基围被纷纷改建成鱼塘。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大批农田被改建成锦绣花园等大型住宅区,造成了湿地和相关价值的永久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