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湿地一角(关禺 摄)
中国天气网讯 江豚数量锐减,胭脂鱼难得一见,近年来洞庭湖的生态危机正在上演,候鸟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也成为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东洞庭湖湿地面积正在萎缩,以滩涂为主要栖息地的候鸟数量递减明显。”4月24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姚毅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湖南”考察团交流时说,其中有气候变暖的影响,也有三峡截流后带来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目前,鸟类减少的情况如何?湿地萎缩有哪些表现?推行保护措施能否奏效?考察团随后深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走访。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姚毅谈湿地萎缩(关禺 摄)
萎缩的湿地 正在消失的鸟
东洞庭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受长江和湘、资、沅、澧诸水系的水量周期升降影响,形成了水、沼泽、浅滩和低岸等复杂的自然地形。鸟类资源非常丰富,仅候鸟就有15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等27种,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区。
去往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路上,经过五千多米长的洞庭湖大桥,桥两侧水天一色芦苇丛生的场面,让考察团成员有“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感叹。
不过,这样生机勃勃的湿地正在萎缩。姚毅告诉记者,东洞庭湖湿地的陆地化趋势在加强,尽管现在长江三口入湖泥减少了一半,但仍有近1亿立方米,湖床仍然以平均每年3.7厘米的速度在淤积,部分地区已高出堤内耕地2至3米。
“再加上,洞庭湖水位下降,大部分滩涂被水淹没的时间变短,这加速了东洞庭湖湿地向陆地化演变的进程,从而打破了洞庭湖的生态平衡。”姚毅说。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接受考察团采访(关禺 摄)
当终于到达目的地,出现在眼前的并不是“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丽美景,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有水鸟飞过。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告诉记者,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是洞庭湖适合候鸟栖息的时段,4月底大部分鸟类都已经飞往北方。根据多年监测,这里鸟的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减少趋势。
保护区每年开展4次鸟类调查,每个月8日、18日、28日开展常规定点监测。据东洞庭湖常规监测,上世纪90年代,洞庭湖水鸟达20万只以上,到2003至2004年,调查到水鸟仅13万多只,2005至2006年均少于10万只,越冬水鸟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如白枕鹤、东方白鹤、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国际濒危物种也在急剧减少。
“这些变化跟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的改变密切相关。”张鸿说,洞庭湖水位降低、水面缩小,使得有些鸟类栖息地变小甚至丧失,承载大型候鸟的能力下降,同时干旱还使得植被减少,加上鱼类资源也在减少,给鸟类的觅食带来不利影响。
保护困难重重 呼吁立法和统一管理
面对候鸟危机,东洞庭湖保护区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张鸿指着保护区前方的水域告诉记者:“2006年,在落实湖泊管理权的基础上,对我们眼前的大、小西湖实施了全封闭保护,现在这里的水位要比外湖水位高20到30厘米。”全封闭保护开创了我国湿地保护先例,后来在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网络推广。此外,保护区还会进行人工生态修复,比如在浅水区种植植被等,丰富鸟类食物。
4月底,大、小西湖的水位比外湖高20至30厘米。(关禺 摄)
保护在推行,但过程和效果并不如意,张鸿提到了眼下保护区面临的多个难题。
“首要的问题是管理体制多头。”他说,完整的洞庭湖被分成几块进行保护,除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外,在洞庭湖的西(湖南常德境内)、南(湖南益阳境内)两处,也都分别设立了保护区,分别进行管理。
“法律保护也不到位,湿地保护没有立法,同时资金投入也不畅,保护区没有省政府的拨款,现在还主要靠项目经费支持。”张鸿说。
面对眼前的难题,张鸿呼吁整合现有分散的保护区,参考鄱阳湖综合管理机构,建立统一的保护机构,并推动洞庭湖湿地管理办法等条例的立法,成立洞庭湖生态保护基金,通过社会融资来解决部分经费,欢迎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
最后,张鸿也对“个人能为洞庭湖做什么”提出了建议,我们正在开展“围绕一个洞庭湖,发展十个生态乡镇和生态学校,聘请百名协管员,发展千名志愿者,推动万户生态家庭”的“个十百千万工程”,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做我们的协管员和志愿者,共同营造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氛围,建立起社区共管平台。(文/刘文静)
科普链接:
长江三口,指淞滋口、太平口、藕池口,是长江荆江河段南岸三个依次排列的联通洞庭湖的泄洪道。
编辑: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