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鸟科

全世界共有5 种潜鸟,中国有4 种。潜鸟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海洋和河流,是中等至大型水禽。它们雌雄同色,腿部粗壮,脚趾上有很大的脚蹼,擅长游泳和潜水,它们又长又尖的嘴巴,很适合捕食小鱼虾。平时浮游在水面,起飞时,需在水面助跑后才能飞起,遇危险时,常潜水而逃,或沉入水中仅露头于水面。

红喉潜鸟

科学分类:鹳形目 > 潜鸟科 > 潜鸟属
CICONIIFORMES > Gaviidae > Gavia stellata

描述:体型最小(61厘米)的潜鸟。夏季成鸟的脸、喉及颈侧灰色,特征为一栗色带自喉中心伸至颈前成三角形,颈背多具纵纹。上体其余部位黑褐无白色斑纹,下体白。冬季成鸟的颏、颈侧及脸白色,上体近黑而具白色纵纹,头形小,颈细,游水时嘴略上扬,与黑喉潜鸟的区别在振翼较快且较高。
虹膜-红色;嘴-绿黑色;脚-黑色。

叫声:飞行时发出似雁叫的gwuk-gwuk-gwuk声。

分布范围:近北极区。繁殖在北方,冬季南下至北纬30°左右。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稀少。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下至东部沿海经北戴河、旅顺至广东、海南岛及台湾北部有过境记录。

习性:繁殖于淡水区域,但越冬在沿海水域,有时成群活动。


黑喉潜鸟

科学分类:鹳形目 > 潜鸟科 > 潜鸟属
CICONIIFORMES > Gaviidae > Gavia arctica

描述:体型略大(68厘米)的潜鸟。繁殖羽:头灰色,喉及前颈闪辉墨绿色,上体黑色具白色方形横纹。颈侧及胸部具黑白色细纵纹。与太平洋潜鸟区分较难,区别仅在喉块为闪辉绿色而非闪辉紫色。非繁殖羽:下体白色上延及颈侧、颏及脸下部,两胁白色斑块明显。与红喉潜鸟的区别在头较大而颈显粗,嘴较厚而平端,且上体缺少白色斑纹。第一冬的鸟上体具白色鳞状纹。
虹膜-红色;嘴-灰黑;脚-黑色。

叫声:重复的呱呱似打鼾叫声及似鸥叫的aah-oww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北半球,从苏格兰北部至西伯利亚。冬季南迁至北纬30°左右。

分布状况:亚种viridigularis为罕见候鸟见于辽宁半岛,可能在北戴河(河北)有记录,在福州有一次记录。恐怕与太平洋潜鸟有混淆。

习性:单独在淡水水域繁殖,冬季常成散群在沿海越冬。
注:太平洋潜鸟有时作为此种的一亚种处理(参见Harrison, 1983)。

太平洋潜鸟

科学分类:鹳形目 > 潜鸟科 > 潜鸟属
CICONIIFORMES > Gaviidae > Gavia pacifica

描述:体型略大(66厘米)的潜鸟。比黑喉潜鸟略小,所有体羽均相似。繁殖羽区别在喉具闪辉紫色而非绿色斑块,颈背白色较多。

虹膜-红色;嘴-灰色至黑色;脚-黑色。

叫声:通常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至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越冬于日本沿海及北美洲西部南至北纬23°。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稀少。有记录经过辽东半岛,可能也经过北戴河及山东。香港可能有过记录。

习性:同黑喉潜鸟。
注:有时作为黑喉潜鸟的一亚种(参见Harrison, 1983)。

普通潜鸟

科学分类:鹳形目 > 潜鸟科 > 潜鸟属
CICONIIFORMES > Gaviidae > Gavia immer

描述:体大(76厘米)的潜鸟。繁殖羽:嘴黑色,头及颈近黑,具白色颈环。非繁殖期与黑喉潜鸟易混淆,但嘴较厚,头顶较平。头顶及后颈比上体色深。飞行似雁,振翼缓慢沉稳。颈侧具不规则白色及暗色纵纹形成的带斑。两胁无白色块斑。与白嘴潜鸟区别在嘴白色,上颚中线色暗,嘴较平,头比上体色深。
虹膜-红色;嘴-淡黄白(冬季)至黑色;脚-黑色。

叫声:于海上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从阿留申群岛横穿北美洲至冰岛。越冬南下至北纬30°左右。

分布状况:在中国尚无确切记录,但可能出现于中国海域。

习性:单独在淡水区繁殖,但越冬时成小群在沿海水域活动。

白嘴潜鸟 Yellow-billed Loon

科学分类:鹳形目 > 潜鸟科 > 潜鸟属
CICONIIFORMES > Gaviidae > Gavia adamsii

描述:体甚大(83厘米)而颈粗的潜鸟。繁殖羽:特征为嘴象牙白色,头黑,具白色颈环。非繁殖羽:与其他潜鸟区别在体型较大,嘴上扬,上颚中线浅色,头比上体色浅。两胁缺少白色块斑。特征为初级飞羽羽轴白色。
虹膜-红色;嘴-象牙色;脚-黑色。

叫声:于海上无声,但在繁殖地发出假声尖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北极区北部从摩尔曼斯克东至西伯利亚及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冬季南迁至约北纬50°,偶尔更往南些。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甚稀少。有记录迁徙时经过辽东半岛及福州。

习性:单独在淡水区繁殖,但越冬于沿海水域。